低空司成立!低空经济为何备受关注?

2025-01-08
来源:

来源 | 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显示,低空经济发展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的职能司局。

刚刚过去的2024年,“低空经济”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彰显了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什么是低空经济?如何实现更好发展?一起来看!



什么是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代表低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性产业,即有人机产业与无人机产业。低空经济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四个方面,而低空飞行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牵引着整个低空经济产业。在低空空域范围内,以通用航空为主体的民事飞行活动及其他各类飞行活动能够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综合性经济形态”体现了低空经济涉及民用、警用、军用等多个领域、横跨一二三产业,孕育以“低空经济+”为基础的广泛应用蓝图。

低空经济具有空间立体性、区域依赖性、产业融合性以及辐射带动性等特征。首先,低空经济是一种依托三维空间发展的经济形态,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性。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主要在地面运作,为低空飞行提供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宣传等支撑与辅助,空地衔接较为紧密。其次,低空经济发展依托高度聚集的地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区域依赖性。先进技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关键载体,完备高效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以组合形式为多领域提供高新技术支持,具有产业融合性与辐射带动性。在航空器与多种产业形态融合的基础上,低空经济涉及民用、警用、军用等多个领域,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一片新蓝海。具体而言,我国通用航空不断发展,无人机产业保持全球领先,下游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警用航空等领域加快发展。在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的支持下,各地积极提高适航审批效率,持续放宽低空经济产业市场准入、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法律法规。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与关键技术的突破,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通航企业689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机场451个,全年作业飞行135.7万小时。据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作为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我国传统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张,新通航领域发展迅速。从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器保有量、飞行小时数与通用航空运营企业数量等相关指标来看,通航市场景气度再创新高。总体来看,我国传统通航市场发展可圈可点,“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护与航空应急救援等通航应用场景深入发展。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持续推进、低空空域资源进一步释放,以eVTOL、无人机、UAM等为代表的新通航赛道实现了破局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无人机设计制造单位有2000家左右,运营企业接近2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2022年增长32.2%,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新通航在“低空+数字”“低空+应用”的结合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无人机产业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在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拓展实际应用场景。我国在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导航与控制技术、无人机电动能源技术、无人机光学技术等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无人驾驶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先进技术的赋能下,我国的无人机销售额在全球占比达到了70%以上,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此外,我国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文教娱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依靠低空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比如,警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机在追捕逃犯、巡逻监视、铲毒禁毒、反恐防暴、交通管理、大型活动安保及社会救援救助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未来低空经济产业将继续以通用航空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在低空消费市场的拉动下向技术突破、产业融合、绿色环保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当然,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低空消费拉动作用有待提高,“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77c35ae40af7ce8102c280fd446e8fa2.jpeg

低空经济有哪些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旅游”,满足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完善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城镇开展多种形式的低空旅游,强化安全监管,推动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和航空飞行营地建设”。“低空经济+旅游”能够提供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覆盖客群最广的低空观光主要包括城市低空观光、景区低空游览以及空中主题活动等。娱乐飞行体验主要面向具有专业低空飞行知识的消费者客群,主要包括飞行器驾驶、空中娱乐及低空体育运动等。

“低空经济+农业”,以精细化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准确把握无人机发展前沿态势,拓展低空经济产业链,在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积极开展项目场景应用实践。我国“低空经济+农业”发展较早,其重要载体是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能够在W类空域(低于120米)范围内助力农业生产,在G类空域(高于120—300米)范围内支持林业管理。通过地面系统的实时监控与指挥,植保无人机能够完成播种、施肥、灭虫、植被保护、火情监控及促雨扑火等一系列农业生产工作。

“低空经济+物流”,智慧物流服务数字化生活。“低空经济+物流”是目前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场景。相比传统物流配送方式,无人机配送能够大幅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隐患。近年来,顺丰、阿里、京东等企业纷纷依据自身业务特点抢先布局低空物流。截至2023年底,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全国累计飞行400余万公里,货物运输量超1500吨,累计运输货物近300万件,全国运输突破80万架。可以说,低空经济中的无人机产业既是城市数字化配送的“加速器”,也是传统物流升维的“新武器”。

“低空经济+城市管理”,开发全新城市管理模式。“低空经济+城市管理”模式有助于扩大城市管理边界,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安保效果。在城市低空调度中心指挥下,无人飞行器能够与区块链技术、AI技术、GPS技术相结合,实现化工厂、电力电网、高速公路等场景的运营监测、流量管理等工作。此外,该模式是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低空经济的助力下,城市各区域间要素调度效率将不断提升,空间交流成本将持续下降。

“低空经济+交通”,搭建先进低空交通网络。利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点对点”运送人员及货物的先进空中交通,是搭建城市或城际低空交通网络的关键形态。此外,空中交通走廊的搭建能够实现核心城市与县域乡村的连接,为区域融合发展提供现实桥梁。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低空经济能够赋能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等多种业态。从绿色发展角度来看,空中交通将是解决空气污染等问题的重要方案。

“低空经济+国防”,无人作战保障国家安全。以我国军用无人机“战斧H16”为例,其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搭载多达20余种任务模块,包括激光制导炸弹、高空发射枪、空中网枪、36倍变焦侦察摄像机、干粉灭火弹等。我国军用无人机载重量不断增加,续航时间不断延长,适应能力不断提高,能够在高原等各种复杂地形持续作战。

“低空经济+基建”,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飞速发展的低空经济将与数字经济深入结合,数字经济将为低空智联网发展提供基础。低空智联网是在低空空域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构建的智能化数字网络体系,也是低空飞行器畅通运营的条件。在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前沿技术将赋能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无人机自组网技术研发。随着数字化低空基础设施的完善,无人机产业将加速突破技术瓶颈,面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发展。

阅读2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